交换机
园区网交换机
数据中心与云计算交换机
行业精选交换系列
意图网络指挥官
无线
放装型无线接入点
墙面型无线接入点
智分无线接入点
室外无线接入点
场景化无线
行业精选无线系列
无线管理与应用
一、组网需求
1、NPE作为网络出口,通过电信和联通两条运营商线路联到外网,内网用户网关在核心交换机上,配置实现最基本的上网功能。
2、电信线路带宽是400M,外网口地址为运营商分配的IP地址:202.14.73.2/24,外网网关为202.14.73.1;
联通线路带宽是100M,外网口地址为运营商分配的IP地址:119.4.4.2/24,外网网关为119.4.4.1
NPE使用gi0/0接口与核心交换机互联,内网网段汇总后为192.168.0.0/16。
二、组网拓扑
三、配置要点
说明:本例为非快速配置设置,如设备为首次上点使用,希望使用快速配置功能快捷完成配置,请参考文档路径 常用功能配置 > 快速配置
1、首先需要确认好运营商提供的IP地址、掩码、外网网关、NAT的地址范围等信息,以及选用的内外网口。
注:接口具有内网(lan)属性或外网(wan)属性,lan口接内网,wan口接外网,lan口和wan口可以相互切换,切换后需重启。
默认NPE的接口属性如下:
NPE40:内网口默认为:G0/0,G0/3,外网口默认为G0/1,G0/2,G0/4,G0/5。
NPE50E/NPE60E:内网口默认为:G0/0,G0/2,G0/4,G0/6,外网口默认为G0/1,G0/3,G0/5,G0/7。
2、配置内网接口IP地址、接口类型、NAT内外网口、外网口的下一跳IP地址、源进源出功能、接口带宽;
3、配置默认路由及内网的回指路由
由于两条线路属于不同的运营商,建议配置地址库选路,实现电信地址走电信,联通地址走联通;
4、配置NAT地址转换。
5、命令行配置时保存配置(WEB配置时由于每个功能配置完后就自动下发保存,因此不需要单独保存)
此场景下,存在两条默认路由而且两条线路属于不同的运营商,建议开启地址库选路及多链路负载均衡,配置方法参见文档路径 常用功能配置 > 多链路负载均衡策略优化 > 多出口不同运营商场景;
如果为南方用户,电信占用多,北方用户,联通占用带宽多,可以考虑使用正向DNS代理和应用路由功能均衡两条线路的流量。
正向DNS代理配置参见文档路径 常用功能配置 > 正向DNS代理功能
应用路由功能配置参见文档路径 常用功能配置 > 应用路由
四、配置步骤
1、使用console线登陆设备(波特率为9600),或者使用网线直连设备gi0/0口,在IE中输入NPE内网口IP地址(默认为:192.168.1.1),登录到出口引擎的配置界面,默认用户名及密码均为admin;
2、配置内网接口IP地址、接口类型、NAT内外网口、外网口的下一跳IP地址;
CLI命令配置:
Ruijie(config)#int g0/0
Ruijie(config-if-GigabitEthernet 0/0)#ip address 10.10.10.1 255.255.255.252
Ruijie(config-if-GigabitEthernet 0/0)#ip nat inside
Ruijie(config-if-GigabitEthernet 0/0)#exit
Ruijie(config)#int g0/1
Ruijie(config-if-GigabitEthernet 0/1)#ip address 202.14.73.2 255.255.255.0
Ruijie(config-if-GigabitEthernet 0/1)#ip nat outside
Ruijie(config-if-GigabitEthernet 0/1)#reverse-path //如果内网有服务器需要映射,开启源进源出功能
Ruijie(config-if-GigabitEthernet 0/1)#nexthop 202.14.73.1
Ruijie(config-if-GigabitEthernet 0/1)#bandwidth 400000 //设置接口带宽为400M,为负载均衡策略给出负载转发判断依据
Ruijie(config-if-GigabitEthernet 0/1)#exit
设备所有接口默认使用电口,如果需要将某个接口转换为光口,需要进入接口配置模式,配置如下命令:
Ruijie(config-if-GigabitEthernet 0/1)#media-type basex auto
Ruijie(config)#int g0/3
Ruijie(config-if-GigabitEthernet 0/3)#ip address 119.4.4.2 255.255.255.0
Ruijie(config-if-GigabitEthernet 0/3)#ip nat outside
Ruijie(config-if-GigabitEthernet 0/3)#reverse-path //如果内网有服务器需要映射,开启源进源出功能
Ruijie(config-if-GigabitEthernet 0/3)#nexthop 119.4.4.1
Ruijie(config-if-GigabitEthernet 0/3)#bandwidth 100000 //设置接口带宽为100M,为负载均衡策略给出负载转发判断依据
Ruijie(config-if-GigabitEthernet 0/3)#exit
WEB配置:
进入菜单 接口配置>接口基本配置 绿色代表已经接好线的接口,选中要配置的接口,按实际需求配置上IP、掩码、选择光口或者是电口:
内网口配置:
开启NAT配置:内网接口勾选后,相当于命令行下下发ip nat inside命令
外网口配置:
给gi0/1配置上相应的IP、掩码、下一跳地址
选项说明:
下一跳地址:即该线路所接的对端设备IP,本例命令行下在接口将下发nexthop 202.14.73.1命令;
光电转换:指明该接口的链路类型,可以选择光口或者电口;
上下行带宽:在接口下发bandwidth 400000命令,用于多链路负载均衡策略功能判断接口负载情况及流控带宽设置;接口下行带宽改变的是接口bandwidth、流控的inbound下行总带宽,而上行带宽改变的是流控的outbound上行总带宽;
网络服务商:在有多条不同运营商的外网链路时使用,调用设备内置的不同运营商的地址库(相当于下发到对应运营商的明细路由,省去工程师自己写一大堆静态路由的麻烦工作),当不需要调用地址库时,网络服务商选择“其他”;
开启缺省路由:勾选后开启从该链路出的默认路由;
开启源进源出:勾选后,使得从该链路进入的数据,回应报文时不查路由表,还是从该链路转发出去,保证来回路径一致,在外网多链路且内网有服务器需要提供给外网访问时使用。
Gi0/3配置方法相同:
3、配置自动选路、默认路由及内网的回指路由:
CLI下命令配置:
Ruijie(config)#route-auto-choose cnii g0/1 202.14.73.1 //g0/1为电信线路,启用电信地址库
Ruijie(config)#route-auto-choose cnc g0/3 119.4.4.1 //g0/3为联通线路,启用联通地址库
Ruijie(config)#ip route 0.0.0.0 0.0.0.0 g0/1 202.14.73.1 //默认路由
Ruijie(config)#ip route 0.0.0.0 0.0.0.0 g0/3 119.4.4.1 //默认路由
Ruijie(config)#ip route 192.168.0.0 255.255.0.0 g0/0 10.10.10.2 //到内网的回指路由
WEB配置(地址库选路的配置已在上图中体现,此处不再贴图):
①进入菜单 网络配置>路由/负载>普通路由
可以看到,步骤2接口配置完成后,已经下发了2条默认路由,只需要再添加回指路由即可;
②添加回指路由:
4、配置NAT地址转换:
CLI配置:
Ruijie(config)#access-list 101 permit ip 192.168.0.0 0.0.255.255 any //新建ACL,设置需要进行转换的内网IP地址
Ruijie(config)#ip nat pool nat_pool prefix-length 24 //建立NAT地址池,名称为nat_pool
Ruijie(config-ipnat-pool)#address 202.14.73.3 202.14.73.6 match int g0/1 // 当路由选路从g0/1出时,将源地址转换为202.14.73.3~202.14.73.6之间的某个地址
Ruijie(config-ipnat-pool)#address 119.4.4.2 119.4.4.2 match int g0/3 // 当路由选路从g0/3出时,将源地址转换为119.4.4.2
Ruijie(config-ipnat-pool)#exit
Ruijie(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101 pool nat_pool overload //应用地址池
WEB配置:
①进入菜单 流控/行为/安全 > 防攻击/ACL > ACL访问列表,选择“新建ACL访问控制列表”:
单击“保存设置”后可以看到如下ACL信息:
说明:当需要往一个ACL中添加多个条目时,可以多次选择“新建ACL访问控制列表”,在条件设置中,将每次添加的ACL序号写成一致,代表这些都是一个ACL里面的控制规则。
② 进入菜单 网络配置>NAT 配置 > 添加NAT地址池:
③应用NAT地址池:
选择“NAT转换规则”,选中需要关联的ACL和地址池,单击“添加设置”,即可在“NAT转换规则列表”中看到新增的转换规则:
5、命令行配置时保存配置(WEB配置时由于每个功能配置完后就自动下发保存,因此不需要单独保存)
CLI下命令配置完后,必须要保存配置,否则重启后配置会恢复到最近一次保存的配置中:
Ruijie#write
Building configuration...
[OK]
Ruijie#
五、配置验证
1、电脑上配置IP地址为:
ip:192.168.1.100,子网掩码:255.255.255.0 网关:192.168.1.1,DNS:配置当地可用的DNS;
2、在电脑上打开百度,看下是否可以正常打开。如果可以正常打开,说明可以正常上网了。
3、可以在NPE上使用命令:sh ip fpm fl | in 内网_ip 来查看NPE的转换表项:
如:
sh ip fpm fl | in 192.168.1.100
Pro SrcAddr DstAddr SrcPort DstPort Vrf SendBytes RecvBytes State
TCP 192.168.1.100 (202.14.73.3) 58.61.39.131 1168 80 0 152 323 TCP_ESTABLISHED
上述表项代表源地址192.168.1.100访问外网58.61.39.131的80端口时,地址转换成202.14.73.3了。
如果发现内网部分电脑上不了网,检查发现这部分用户转换成同一个外网IP,而且RecvBytes为0,需要检查是否地址池地址配置错误,或者运营商未更新这些与接口地址不一样的地址池地址,如果是后者,可以使用全局配置命令 ip nat keepalive 30,每隔30S主动发送一次所有已经在地址池或者映射中使用的地址的免费ARP给运营商让其进行ARP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