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机
园区网交换机
数据中心与云计算交换机
行业精选交换系列
意图网络指挥官
无线
放装型无线接入点
墙面型无线接入点
智分无线接入点
室外无线接入点
场景化无线
行业精选无线系列
无线管理与应用
文 北京华文学院 教务处
随着中文的国际影响力的日益提升,华文教育变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对海外华人社会至关重要,也对促进全球文化交流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着积极作用。
北京华文学院昌平校区
北京华文学院,始建于1950年,直属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国内地唯一一所专门面向海外华侨华人子弟开展华文教育的专业院校。70多年来,学院秉承着“发展海外华文教育,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办学宗旨,吸引了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万华裔青少年、教师和官员学习中国文化。学院提供包括长期班和短期文化体验在内的多种教学项目,主要学生群体来自泰国、印尼、菲律宾、蒙古、巴西、厄瓜多尔等国家和地区。
语言学习强调交流,而稳定的网络对于师生互动和学生的移动学习尤为重要。我院学生几乎均为留学生,他们主要使用手机和iPad进行日常学习和生活,极少部分拥有笔记本电脑。因此,无线网络成为师生沟通、在线学习、资源访问、智慧训练和娱乐生活的关键。尽管自2013年起,我院昌平校区就提供无线网络服务,但是随着学院在校师生和交流人员的不断增多及交流课程、内容的不断丰富,加之近10年未更新网络基础设施,导致无线网络的硬件支撑能力和服务效能不足的问题日趋凸显。
师生使用无线网不再是单纯的访问网页或发送文字内容,更多的是流媒体教学等视频资源。但是,学院建于2013年的无线网络采用的技术标准是Wi-Fi 3和Wi-Fi 4,相比于现在成熟应用的Wi-Fi 6落后了2-3代。楼宇内综合布线的技术标准也落后主流标准1-2代,传输速率和传输距离均受限。改造前单终端平均访问网速维持在4Mbps左右,而播放高清视频的流量基本要求是10Mbps,学校原有无线网浏览多媒体信息较多的网页已经困难,根本无法满足教职工与学生多人同时稳定接入无线网络的基本使用需求。
学院教学办公区域设备部署方式为“楼道部署”,无线信号穿墙到房间后严重衰减,导致很多办公室无法做到信号全覆盖且经常性出现网络不稳定的情况。宿舍区域的无线设备采用可移动安装方式部署在房间内,由于学院宿舍区人员流动性大,物品管理不够规范等原因,偶有房间内无线设备丢失情况发生,在食堂等人员密集的区域,无线AP覆盖密度低,且受限于终端接入数量限制,经常会出现网络连接数已满或连接后无法上网的情况。
学院的无线网络设备已使用超过10年,远超5-6年的推荐更换周期,且这些设备已停产,导致一旦出现故障无法维修或更换,设备数量持续减少。据统计,宿舍区域的网络设备故障率超过30%,其他区域也超过10%,大幅增加了维护难度。其次,升级改造前的网络没有部署网络管理软件,在出现设备损坏、配置错误等故障问题时无法及时发现,需要在接到报修信息后才能到故障地点逐一排查,存在故障响应时间周期较长,故障定位困难等诸多挑战。
为了快速改变这些现状,建设满足未来5-8年的学院教学、办公、科研、日常用网及物联网高速接入的基础网络环境,我院决定对教学办公楼、图书馆、会堂、食堂、游泳馆、体育馆、1-5号宿舍楼、室外等区域的无线网络进行改造升级。我们面临了两种技术路线的选择,PON或是以太?通过实地调研、电话调研、专家论证等方式,对两种技术方案进行比对,发现基于以太网技术的方案更适合在我院使用,响应光进铜退政策,架构简单的同时满足大带宽需求且技术成熟,兼容性好。
北京华文学院昌平校区网络架构图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校园无线网的升级中,彩光技术被运用在以太网的建设中,汇聚节点采用了无源透明汇聚设备,将有源接入交换机从楼层弱电井释放出来,对光纤进行合分波,实现核心到接入二层架构,提高中间节点可靠性以及提高网络转发效率和降低转发延时。在接入层,以光纤入室方式将光AP部署在房间内,实现1:1万兆/千兆带宽入室。其次,部署无线恒星主机,通过光电混合缆代替传统网线给AP进行高带宽传输和远距离供电,突破传统双绞线100米限制,轻松实现远距离数据传输和远程低压供电。
无源透明汇聚设备
通过对全校室外楼宇间光缆进行替换升级,将所有楼宇室外光缆重新铺设为单模光缆到数据中心机房,骨干链路传输速率由千兆升级至万兆。核心机房到楼宇弱电间、弱电间到光AP通过模OM3光缆互联,楼宇内链路传输速度实现万兆升级,为稳定、高速无线网络构建了稳固的桥梁。
一次光纤介质部署,可以满足未来30年建网需求,后续网络升级仅需要对两端设备进行替换,无需换线。并且,由于在核心侧部署的超聚合核心交换机搭配彩光模块,用一根光纤替代的8根光纤,节省了85%以上的骨干光缆资源,降低了中心机房到各楼栋之间的布线成本。
核心侧超聚合彩光交换机
我院无线是来华留学生及会议交流人员访问校园应用系统及互联网唯一方式。本次网络改造,对学校楼宇内无线网点位进行重新规划部署,部署Wi-Fi 6光AP1000+台,实现楼宇内房间的无线信号全覆盖,保障教学办公等师生用网需要,提升用户的无线用网体验。校园室外通过全向AP与定向AP实现楼宇周边、主干路、操场等区域进行全校室外无线覆盖,可以高效支撑日常无线网接入终端的高并发。
本次网络改造在SDN技术的加持下,采用INC意图网络指挥官建设网络综合运维管理平台,实现了无线网络管理视图一览、无线网络拓扑管理、无线资源管理、安全管理、统计分析等功能,并通过管理平台特有的信号衰减算法,可以在无线网络拓扑中为用户呈现真实的无线网络热点覆盖范围,实现无线网络热点规划。针对在网的无线设备,还能提供配置向导功能,可以通过图形化Web界面即可完成对无线设备的配置,极大降低无线网络安装部署和维护的难度,提升了网络维护管理效能。
INC网络综合运维管理平台
本次全光无线网络的升级,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校园网络应用,还为教育改革、国际化人才培养、校企合作以及科研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升级后的网络环境,更加高效地满足了师生对于微信、移动APP等实时信息传播的需求,同时也为校园文化建设和信息化教学氛围的营造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它还为教学诊断、互动教学、资源共享、虚拟仿真、线上课堂和流媒体服务等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确保了学院在“十四五”期间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我的姓名
我的手机号*
我的邮箱
公司名称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以教育信息化为契机,对老旧校园网络进行全面升级,构建了以全光网络和Wi-Fi 6为核心的新一代智慧校园数字基座。通过双核心虚拟化+全光大二层扁平架构,实现单纤带宽弹性扩展至1.6Tbps,端到端低延时(2ms),并融合SDN智能运维平台,使故障自愈率达75%,运维效率提升300%。升级后,校园网覆盖更广、速度更快,98%区域信号强度优化至-65dBm以上,师生可流畅使用AR/VR教学、虚拟仿真实验室等前沿应用,彻底告别网络卡顿。此次改造不仅满足了当前教学需求,还为未来5年5000+物联网终端接入预留了扩展空间,为学院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信息化基础。
#北京市
#交换机
#高教/职教
在“健康中国”战略的推动下,智慧医院建设已成为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优化患者就医体验的重要抓手。然而,传统医院网络架构在面对业务系统升级、医疗设备激增以及无线诊疗需求时,往往面临性能瓶颈,成为制约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拦路虎”。北海市第二人民医院作为北海地区规模较大的综合性三级医院,新建医疗服务综合楼通过引入锐捷网络极简以太全光解决方案,成功突破传统网络限制,实现了医疗信息化的高质量发展与新质生产力的全面升级。
#广西壮族自治区
#交换机
#医疗卫生
作为湖南省首批重点中学,我校始终重视信息化教学建设。但受限于早期设备采购分散(学生PC分两批次购置,硬件差异大)、运维力量薄弱(无专职技术教师)等现实问题,传统PC机房长期面临蓝屏死机频发、课堂管理低效、教师身兼“修理工”三大痛点。2024年8月,随着2间云课堂机房(共112台锐捷RG-CT3100C-G2终端)及300台RG-CT5300C云办公终端的投入使用,这场困扰师生多年的技术困局终于迎来破冰。
#云桌面
#普教
#湖南省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当下, 江西科技学院面对学校不断攀升的带宽需求、成本控制的严峻压力,以及运维工作日益复杂的诸多挑战,学校管理层深知传统网络架构已难以支撑学校未来数年的快速发展需求,亟待变革与升级 。学校深入调研市场上众多校园网技术方案后,锐捷网络极简以太彩光网方案脱颖而出。该方案融合以太网底层传输协议与彩光波分复用技术,产品成熟、适配业务场景且技术先进,为校园网全光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交换机
#高教/职教
#江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