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机
园区网交换机
数据中心与云计算交换机
行业精选交换系列
工业交换机
意图网络指挥官
无线
放装型无线接入点
墙面型无线接入点
智分无线接入点
室外无线接入点
场景化无线
无线控制器
行业精选无线系列
统一运维
身份管理
服务产品
运营商
政府
金融
互联网
制造业
高教/职教
医疗卫生
交通
公共安全
文/魔都好课
看点:人才的培养不仅仅与教学方法相关,准确来说,是学生所处的学习环境影响着学习的结果。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学习空间和教育技术所搭建的环境,已经成为了学习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我们知道,产品和技术是为了赋能教学,只有教师掌握技术和其理念,才能发挥其最大作用。否则,空间和技术会反而对学习效果产生消极反作用。
最近魔都好课(ID:SHEdu330)采访了锐捷智慧教育研究院秘书长许云岚,深度了解锐捷的智慧课堂方案如何植根5C (建构、交流、联接、协作、创造)理论的学习观,来实现空间、技术和教学深度融合?如何全面支撑PBL(Project-Based Learning,项目式学习)、TBL(Team-Based Learning,团队式学习)、同伴教学法(Peer Instruction)?如何在教育持续创新的过程中落地,帮助教师上出“一堂好课”。
本文希望给予学校学习空间设计者、学校管理者、课程设计人员、教师新的视野与思路,更好地利用这样的学习空间/ 技术产品,来设计组织面向未来的教育。
本期教育盗火者
锐捷智慧教育研究院 秘书长
许云岚
我们需要面向未来的学习观
放眼国际,学习的目标正在发生变化。美国提出了以培养“21世纪技能”为目标的新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思路。“21世纪技能”包括了团队协作,学习如何学习,处理全新的问题和利用教育科技产品促进学习。其中尤为强调“创新、批判性思维、交流与协作等”技能的培养。
而在中国,创新教育也一直是教育关键词之一。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十大战略任务,其中包括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推行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协作式等教学方式,以及走班制、选课制等教学组织模式。
中国国家教育部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提出“实践创新”素养要求
显然,着力培养知识创新能力已成为世界主流国家的共识。所以,面向未来的学习观和学习环境,其顶端和指向是“创造”,因为整个学习目的的变化,已经从“获取知识”变成了“创造知识”。
学习目的的变化催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而与之匹配的,是学习环境的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许云岚介绍说:“锐捷提出的5C学习环境理论,可以用这样五句话来概括:促进知识的主动建构,加强师生的互动交流,助力教学的顺畅联结,强化团队的积极协作,实现人生的价值创造”。
锐捷5C学习环境理论
许云岚提到,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基石:在一定情境下通过他人的帮助,比如说人与人之间的协作和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学习者的知识可以就进行意义的建构。
而交流,协作,是两个重要的学习方法。在交流协作的过程,个体可以突破思想的壁垒,每个学习者的想法可以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来实现一个学习共同体跨越式的发展。
其中联结是关键点,联结的是左边是情境,右边是经验。为什么我们总是强调在教学设计当中,需要创设一个有利于学习者产生联结的情境?为什么这种情境创设与情境的联结,要联系经验(不论是生活经验还是学生先有经验),要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知识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
因为学生不是一个空瓶,真实情境可以使学生更容易去联想到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先有经验,将情境和经验和已知事物的连接,学习才能真正发生。
所以,面向未来的学习观是联系情境,结合经验,把学习内容和已知的事物相连接,通过交流,协作,对于这些连接或者联系产生一些认真的思考,让个体产生新知,让群体达成共识。而不管是联系情境还是结合经验,个人都会突破和成长,因为学习过程就是同化和顺应的过程,联系和思考是意义建构的关键。
其实,这就是创造知识的过程,就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学习方式。
而像我们熟悉的PBL,TBL,同伴互助都是一种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也都属于建构主义的学习方式,也都和未来的学习观是一致的。
而面向未来的学习环境,是教学方法,教育技术的深度融合。5C学习观和技术结合的智慧教室产品,已经向我们走来。
我们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帮助老师想清楚,我们为什么要用工具,以及如何用好工具?
教师如何更好地利用环境平台,变传统单一的讲授为基于问题的自主学习和协作探究,在教学中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来更好促进知识创建的发生?
学习思维过程终于清晰可见
学生对知识的建构不仅仅发生在个体的新旧知识之间,更发生在人与人的互动之中,这也是5C学习理论的核心。
但是学生在建构知识时的思维是隐性的,这为教育带来了实际的问题。首先,教师不了解学生的想法,也就难以在互动中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支持与引导。不仅如此,学生的思维更需要被同学“看见”,因为正是学生间的思维碰撞促进了知识的建构。
关于如何让思维被“看见”,也许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路。
在常规课堂中,受限于时间要求,讨论通常局限于小范围互动,想要每一位同学都发言,想要不同同学之间进行充分的交流,是不现实的。除此之外,教室场地也较难允许坐在不同区域的学生进行“远距离”交流。这让讨论的效果大打折扣。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技术已经帮助我们每一个人“被看见”,帮助我们和不同的人进行充分的交流,这就是社交网络。
试想一下,我们每天将自己的观点发表在朋友圈,大家互相阅读、评论、点赞,这不正是学生讨论的过程吗?
基于真实的需求,锐捷将这种社交元素带入课堂,设计出讨论墙,让学生在课堂中建立社交网络。当课堂讨论和发朋友圈一样有趣并充满创意,这是多么酷的一件事!
方法1:讨论墙
讨论墙是一种协作工具,学生的观点以“贴纸”的形式呈现在平台上,构成了一面五彩缤纷的讨论墙。在这里,网络上的“段子手”恢复了身份,在讨论中畅所欲言,思维碰撞被真实地“看见”。
与社交网络类似,学生可以在讨论墙上传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的资源,也可以进行提出疑问、发表观点、回复、点赞等操作。
当然,其中也包含了教学上的细节设计。学生觉得哪个人讲的很好,很认同他的观点,就可以点赞,点赞数量也与小组的积分息息相关。比如说某一位同学讲得非常好,点赞数很多,小组最后都会因为他而整体获益,这样会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之所以鼓励这种形式,是希望激励每一个人都可以为小组的整体利益作出贡献,每一个人都可以参与到讨论中去,积极主动地对知识进行建构。
不仅如此,在讨论的过程中,小组之间的界面采取“毛玻璃”的处理方式。学生不用担心自己的好主意会泄露,当然在独立思考过程中,也暂时不能借鉴其它小组的答案,当讨论结束后,大家才可以看到每个小组每个人的观点。但是,各小组互相之间隐隐约约能看到其他小组的篇幅,从而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小组的进展,这为讨论环节增添了一些有趣的竞争元素。
前沿的教育理论,常常在与课堂效率博弈。PBL,探究式教学等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强调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既要求教师随时了解课堂的动态生成,跟进学生的建构过程,更需要聚焦课堂重点,完成课程目标,并评估目的的达成。
简单来说,课堂需要兼具发散与聚焦的属性:过分注重个性化会失去教学重点,难以完成教学目标;而太聚焦教学重点,又会忽略学生在课堂中个性化的创造过程。我们不妨看看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哪些支持。
词云是一种可视化工具,可以快速地抓取课堂的关键词,用不同的大小来表示词语出现的频率。
以《沁园春·雪》一课为例,学生把他们的讨论发表在讨论墙上,每组的讨论会生成一个词云,比如有的小组的关键词是“英雄”,有的是“恰同学少年”。教师可以快速地发现每个小组的讨论重点在哪里,大家感兴趣的地方在哪里,省去了仔细阅读每一条发言的时间。这种快速获取信息的方式对学生同样重要。在词云的帮助下,学生也可以很快地了解其他人在想什么,进而促进个体的学习与反思。许云岚介绍说:这正是5C学习理论中的联结的体现,即个体的联结和成长,
方法2:词云
在词云中,每一个学生的观点都会被记录,即便只有一位学生关注这个方向,教师也能通过词云了解他在想什么。不忽略任何一个想法,这是课堂中个性化的部分。
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词语的大小决定教学重点,这是课堂中聚焦的部分。
可视化工具,无论是讨论墙或是词云,都为教师提供了提高效率、了解学情的途径,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更充分的交流机会。这些工具不仅仅可以应用于案例中的场景,还可以用于答题、投票、做笔记、头脑风暴等其它教学环节。
真实的教学是复杂的,教师可以根据需求综合选择不同的工具来支持课堂。例如:教师可以运用“讨论墙”来促进学生的学习生成,帮助学生表达、建构更多的知识,也可以借助“词云”分析学生的即时数据,决定教学重点。
小组协作的教学“神器”
国际上对于未来人才能力培养提出了各种目标,其中“协作能力” (collaboration)几乎在各个框架作为重点能力之一都被视为重点能力(OECD作为“终身学习的关键能力”提出;美国的课程变革中作为“21世纪的技能提出;国际文凭课程作为”学习方法”提出)。
在协作能力的培养目标下,在实现建构主义课堂的目标下,学习者往往会经历各种类型的小组学习。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会发现如下问题成为了小组学习的绊脚石。第一,分组低效。第二,组内学习内容分享与记录不充分,尤其是面对海量的长时间的讨论。第三,组间分享低效。第四,反思与互评质量不高。另外,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对于教师的参与以及可视化学习痕迹的追踪是一种挑战。
小组学习的一般流程为分组、组内协作、组间分享以及反思与互评。
在分组时,教师时常需要在不同教学计划中,根据学生的情况和需求,调整分组策略与原则。比如,当教师做差异化教学时,有时会尽量将某种能力近似的学生分入同一小组,有时则会希望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来决定自己的小组,有时还需要考虑语言问题或学生行为习惯以及社交习惯问题,如国际学校新入学的学生分入有母语队友的小组或者避免将多个自控能力稍弱的学生分在同组。
在课堂开始前如果没有提前准备,会花费很多时间在考虑如何将全部学生分入适合的小组。又例如大学的思想政治课,学生一直变,老师很难做到对每个学生的情况都了如指掌。如果有合适的分组工具,必然将节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各类日常分组举例
在锐捷的有课互动教学平台上,有提供专门的分组功能,可以让教师根据上述的各种需求实现分组,当选择权在学生时,教师也可以立刻了解分组结果,便于必要的调整或帮助如组内人数不平均等问题(可结合上图的各类日常分组举例)。
当组内协作时,不同小组有时需要在不同主题下工作。
在没有技术辅助的情况下,教师们往往选择打印不同的教学材料放置在各小组的工作区域内,为让学生能够有效记录工作过程以及结果,教师还需要准备不同的工作纸,让各小组记录自己的工作。
可是即便有工作纸帮助,一张A4或者A3大小的纸张,很难让两人以上的小组成员对其内容保持注意力集中。在一人记录或生产内容的情况下,其他组内成员对于该内容了解的不同步成为组内协作的阻力之一。
当教室的软硬件设计(如锐捷的多屏调度设计)考虑到这些因素后,组内成员可以共享大屏,实时了解组内内容更新,学习者便捷地与组员分享观点,记录工作过程或结果。
在之后的组间分享环节,由于工作痕迹在工作纸或者海报纸上,甚至有时没有任何工作痕迹的情况下进行分享,往往因为人数多、距离远、看不清或者听不见等,导致注意力容易分散,这无疑会影响教师对于组内协作的了解程度以及小组之间的分享效果。即便学习者做好PPT连接在老师的大屏上分享,也会造成多余的时间损耗。
分享环节时,通过锐捷的大屏,每个小组都可以在自己的大屏上看到他组的内容,让组间分享环节更高效,教师也可以清晰地追踪学生的学习轨迹。
在反思与互评环节,为了高效交流,大多数课堂都是以口头表达的形式,节约了时间,但是缺点也显而易见,比如人们对于自己的观点没有充分总结思考,比如由于没有可视化记录,导致“一内容一评论”后很难再有高质量的互评出现。通过锐捷“讨论墙”,学生可以在平台上分享想法,另外学习者也可以在他人表达的基础上添加自己的观点,所有的对话与内容对全部课堂参与者可见,从而让反思与互评环节有了一种具体渠道,避免学生无所适从,教师无法有效记录的情况,让整个课堂集体构建知识成为可能。
同伴比老师教得更好?
对于很多老师来说,课堂教学中最大的难题是如何始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始终保持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度。尤其是在大课堂里面,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很多时候老师并不能确保在科学或者数学学科中的抽象概念教学上,能够充分调动已经具备能力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又能照顾到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那么,如何让课堂教学公平和有效呢?
心理学的孟老师在教授抑郁症这堂课时,针对抑郁症和抑郁情绪通常不容易区别,有些学生会把严重看似的情况归类为抑郁症的情况,老师利用智慧教室的有课互动教学平台,对抑郁症和抑郁情绪的区分做了这样的设计。
他首先从一个提问开始:“大家有了解过抑郁症吗?” ,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开始说有或者没有。此时,孟老师没有直接把抑郁症是什么摆出来,而是给出一个情境案例:
话音未落,学生们就纷纷拿起手机,打开有课公众号,开始抢答。几秒之内,孟老师就能在教师端后台屏幕上看到,只有2个同学选择是抑郁情绪, 其他27位同学都选择了是抑郁症,。这让孟老师对学情做到了心中有数,说明第一次至少大多数的学生并不能正确理解什么样的情况叫做抑郁症。
在对抑郁情绪和抑郁症做一个定义的阐述和辨析之后,孟老师发起二次答题,这时,孟老师根据屏幕里看到的答题情况(回答抑郁情绪和抑郁症的同学各占一半)。
他随机挑了几位选择“是抑郁情绪”的同学,问道:“你觉得她为什么是抑郁情绪?”
同学们回答“成绩还可以维持,这个不符合思维减退”、“白天还好,每到晚上就痛苦,这个不符合晨重夜轻”。
通过同学回答和讨论,大部分同学都已经超越了错误的理解。
最终,第三次答题的结果显示,只有4个学生说是抑郁症,其他人都选择了是抑郁情绪。对那4位坚持选抑郁情绪的同学,孟老师风趣地说:看来这几位同学非常谨慎,知道抑郁症的诊断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
戳此看教学片段视频??
https://v.qq.com/x/page/m08702sz9g3.html
之所以最终第三次有那么多同学能改变自己错误的理解,很大部分原因在于小组在讨论的时候,选择正确的同学就会告诉选择错误的同学,这不是抑郁症的理由是什么。在这里,同伴的帮助纠正有时比老师的纠正更加有效,因为同伴更加了解哪里可能会犯错误,也会一些同伴更加容易理解的解释方法(而有时候这些老师作为成人可能不一定能给到更易于学生理解的解释)。而学生经历了个人和集体的思考,对概念的辨析,大家就真正知道掌握了这两个概念的区别。
这堂课其实借鉴和运用了同伴教学法(Peer Instruction),它是哈佛大学著名教授Eric Mazur创立, 会使用专门设计的用于揭示学生错误概念和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的概念测试题(ConcepTests)。
通常,老师先通过精心设计的包含重要概念的问题场景入手,比如孟老师这堂课,引导学生对的抑郁症这个贡献自己的理解,并通过学生反馈器,获得所有学生的答案选择,这样老师就可以了解整体学生对概念掌握情况。
在第一次答题的时候,锐捷的设置是,如果回答的正确率大于70%,这是可以过的。
但是如果是小于30%,那说明这个知识点学生就没讲懂,老师要重新讲。
如果是30%到70%之间的话,则需要二次作答。我们很多课堂是,老师一张卷子发下去,对完答案,提出重难点,但是巩固的过程,可能就让一些浑水摸鱼的问题学生,从眼皮底下溜走了。
因为就算是老师举手统计,很多不懂的孩子有时会羞于说我不懂,怕就会被同学嘲笑。而在这里,系统会告诉老师真实的结果,如果不懂的人多,那老师就需要补充讲解。
两次答题对比
然后,学生与自己的同伴就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并再次答题。最后通过班级集体讨论,从而帮助某一个仍然还有错误理解的学生,纠正或者去澄清他的错误认知。
这也符合知识建构的一个原则:认知主动性,人在一个这种知识群体当中,尤其针对一些复杂的概念,是需要别人的一种是通过和别人的一种讨论,走出自己的知识盲区。
当然这个过程,教学设计需要有互动,提问回答,甚至会有一些争论,会给到再一次的机会去重新思考这个问题。不论是薄弱学生,还是很强的学生,通过不断的互动,他们就会始终保持注意力,保持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