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产品中心
< 返回主菜单
产品

交换机

交换机所有产品
< 返回产品
交换机
查看交换机首页 >

无线

无线所有产品
< 返回产品
无线
查看无线首页 >

云桌面

云桌面产品方案中心
< 返回产品
云桌面
查看云桌面首页 >

安全

安全所有产品
< 返回产品
安全
查看安全首页 >
产品中心首页 >
行业
行业中心
< 返回主菜单
行业
行业中心首页 >

【物联干货】物联网建设的浪潮下,如何选择合适的联网设备

发布时间:2018-09-28

在如今物联网的建设浪潮下,各种应用服务方案层出不穷。许多传统行业也纷纷投入物联网的怀抱。但是作为一个网络建设的新入面对层出不穷的各种方案,如何选择合适的联网设备呢?今天我们就结合作者多年的物联网建设经验来聊一聊。

首先,我们要从我们的组网方案开始。

不同的组网方案,对联网设备也有不同的要求。当前常用物联网的组网方案主要有如下两种:

1、基于互联网/专网的公有/私有云方案


客户业务部署在云端,终端(数据源)通过联网设备接入互联网。通过联网设备做NAT转换,终端能够直接与云端的服务器进行通信。完成业务办理或数据交互。

2、基于互联网/专网的VPN方案

 


客户业务服务器部署在中心/总部,终端(数据源)接入联网设备,联网设备接入互联网/专网,然后和总部的专用汇聚设备建立VPN隧道。通过隧道可以实现终端与总部业务服务器直接的IP互通。

基于互联网/专网的公有/私有云方案,对联网设备只需要具备常用的NAT功能即可。该方案主要优点是部署简单,上端无需部署专用汇聚设备。适合大型、超大型终端数量的组网应用。但是该方案也存在业务扩展能力受限,管理、维护不灵活的缺陷。例如,当前的车联网应用、自助机具应用基本都是采用该方案。

采用基于互联网/专网的VPN方案,需要联网设备支持VPN功能,常用的VPN功能包括L2TP(VPDN)、IPSec和GRE。如果对与数据传输没有加密需求则使用L2TP(VPDN)即可,如果需要对传输过程中的数据加密,则需要采用IPSec VPN功能。该方案主要优点是安全、业务扩展方便,管理、维护灵活。但缺点也比较明显,在中心端需要部署专用的汇聚设备,受汇聚设备容量限制,该方案主要应用在中小型终端数量的组网应用。例如,大型城市景观亮化等应用。

 

其次,我们要看数据源(终端设备)的部署环境。

根据业务终端的部署环境,对接入联网设备也有不同的需求。总体分为两大类:

1、室外环境

物联网应用中场景的部署环境,多数为无人值守环境,联网设备部署在机具中或设备箱(强/弱电箱)中。

在室外环境中,通常不会有专用的环境维持设备(保持恒温),甚至有的时候环境会非常恶劣。例如,设备箱直接安装在阳光直射的地方,在温室效应的今天,全国各地许多地方夏天地表温度都能够达到40℃以上,而简单的设备箱在阳光直射的情况下,我们观察过箱内温度普遍都长时间在50-60℃,有的地方甚至能够达到70℃。而冬天在北方,也会出现零下20℃以下的低温环境。

有的室外环境还是盐雾、油雾等高污染环境,例如,沿海码头、电梯轿顶等。这些污染环境下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急速下降,给运维维护带来大量工作。大大降低了可用性和使用体验。

综上所述,对于终端部署在室外环境的情况,需要联网设备具有较好的工作宽温指标,通常建议低温不低于零下25℃,而高温不小于70℃。对于高污染环境,则需要选择设备的散热方式,目前常见的联网设备散热方式主要有两种:主动式散热和被动式散热。

主动式散热主要是采用风扇主动吹风,形成空气流动,对设备进行散热。该方案主要有点是散热效果高。但缺点也很明显,在高污染环境,会主动让盐雾、油污进入设备内部。污染物进入设备内部后,会附着在PCB板、焊脚部位,对设备造成腐蚀、短路,从而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所以在高污染环境使用时,我们不建议使用主动散热的联网设备。我们有个客户,在电梯轿顶部署主动式散热的联网设备,结果是每星期都要进行设备维护,每2-3个月更换联网设备。

被动式散热,即目前流行的无风扇散热。被动式散热主要根据设备的散热设计,依靠设备整机外壳或散热片,利用空气对流进行散热。好的被动式散热设备完全可以满足高温工作要求,同时在高污染环境不会让污染物进入设备内部。通常在高污染环境我们建议采用被动式散热方式的联网设备。

另外,室外环境的联网设备选择还有一个细节需要注意,就是联网设备的以太接口材质,部分厂商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选用了如下图塑料材质的以太接口。

 


如果设备工作环境长时间处于高温或低温环境下,塑料材质很容易出现老化,造成网线接触不良,从而影响网络的连通性。所以选择设备的时候一定要选择类似下图的金属材质的以太接口。

 


2、室内/恒温机房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通常会有专用的环境维持设备(空调等),对设备的工作宽温等要求较低。通常的设备都可以很好满足。

最后,针对目前物联网组网中广泛被使用的4G链路,如果采用4G作为我们的网络接入方案,从4G链路本身的可靠性和传输时延、速率考虑,对4G联网设备的天线接口要求,一定要提供双天线,支持MIMO技术。

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技术,本身是4G技术的一个基础技术。

 


主要是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使用多个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使信号通过发射端与接收端的多个天线传送和接收,从而改善通信质量。它能充分利用空间资源,通过多个天线实现多发多收,在不增加频谱资源和天线发射功率的情况下,可以成倍的提高系统信道容量。MIMO技术对4G主要作用是提高传输速率和提高链路可靠性。

 

相关阅读

• 技术盛宴 | 浅谈物联网技术之通信协议的纷争

关注锐捷
关注锐捷官网微信
随时了解公司最新动态

返回顶部

请选择服务项目
关闭咨询页
售前咨询 售前咨询
售前咨询
售后服务 售后服务
售后服务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更多联系方式
是否找到您想要的内容?
您遇到了什么问题?
找不到想要的信息
筛选功能不好用
加载速度太慢
页面体验差
提交
您是否找到了与产品相关的文档
筛选功能是否帮助您更快找到所需的文档?
有帮助
一般
没有帮助
没用过
请问您遇到了什么问题?
需要填写的内容太多
有些信息不懂怎么填
页面有问题/错误
其他
确定
这些客户案例是否对您有帮助?
非常有帮助
比较有帮助
没有帮助
请您对这个客户案例进行评价
兴趣度
相关性
可信度
确定
感谢您的反馈!
感谢您的反馈!